足迹
糙汉宠妻嫁个猎户养崽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谢知武来迎亲了(第1页)

一只刚破壳的小鸡崽儿不过两三文钱,寻常的棉布也不值几个钱。胡春霞在心中合计一番,按着谷雨的要求准备下来,花销也不过几百文,比起谢家的聘礼,堪称九牛一毛。

她一口应下,还笑着说,“没点儿银钱傍身也不成,这么着,等你出嫁那天,我再给你一百个大子的体己钱。”

“娘!”

杨桃香不依,刚想闹,不知被胡春霞拉到一边说了些什么,竟没有再吱声。

其实不用听杨谷雨都知道她这么做的用意,胡春霞对亲女儿是下河村出了名的疼宠,出嫁当日,她若是不表示表示,难免会引起村里人的怀疑。

相反,若是花了这一笔小钱,等到事情败露之后,她就可以推说无论是不是亲闺女,自己都是一碗水端平的,替嫁一事不过是不得已为之。

或许是因为解决了这么一桩心头大患,胡春霞对谷雨的态度一下子变得好了许多,就连杨大贵回来之后责骂谷雨时,也连忙拦着让他不要跟孩子计较。

这番情形若是落在不知情的人眼里,还以为她当真是个善待谷雨的好后娘呢。

转眼就到了六月底。

上河村谢家的小院儿热闹得不得了。

谢母魏秋云带着带大儿媳妇李秀儿在厨房和后院之间穿梭,忙前忙后地张罗着吃食,谢家大郎谢知文则换了身长衫在门口迎客。

寻常一身短打的谢知武则穿上了他娘给新做的红衣,一根红色带束起头,将那原本就十分英气的面庞全都露出来,整个人显得俊朗不凡。

村里的婶子都忍不住打趣道,“还真是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武小子这么一拾掇,周整极了,不晓得的,还以为是城里哪家的公子呢,你丈母娘一家子瞧见了定然欢喜,肯定不会为难你,痛痛快快就让你把新娘子接走了。”

按照四里八乡的婚俗,新郎官迎亲的时候,女方家里是要假意为难一番,好让对方不要怠慢了新妇,娘家人是会给自家姑娘撑腰的。

“那就承婶子吉言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谢知武应了话,整个人都是一副笑模样。

虽然之前从谷雨那里了解到自己那岳母的品性有些糟糕,但他想着,自己是娶妻,只要妻子是个好的,便没有什么可计较的。

毕竟谢知武的终身大事一直让家里记挂着,特别是他爹和小弟,两人都觉得是自己花光了他娶媳妇的钱,才导致谢知武二十郎当岁了,还迟迟不能把媳妇娶进门。

而在谢知武心里,自己成了亲,不仅能让家里人放下心结,同时也意味着成家立业,他以后会和哥哥一样,顶门立户,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

想到这儿,谢知武的心里热乎起来。

等到今天负责管事儿的叔爷让人招呼他准备出迎亲时,他还整了整衣衫,才喜气洋洋地出门了。

相较于谢家的热闹,下河村杨家就显得冷清许多。

梁巧玉还活着的时候,是个极热心的,村里有不少人都受过她的恩惠。反观胡春霞嫁进来这几年,自私自利斤斤计较不说,还喜欢磋磨谷雨和小满姐妹俩,名声早就臭了。

更不用说明明是嫁女儿,她却小气到连个席面也舍不得给帮忙的人吃,村里人见到这副情形,自然不愿沾边,来的那几个还都是看在杨大贵的份上。

“怎么不见谷雨和小满?”

一位来帮忙的婶子问。

胡春霞怕谷雨还没出门,替嫁一事就穿帮,一大早就让她换好了衣裳,盖上盖头在杨桃香的屋里待着。

至于真正的杨桃香,则问她娘要了二钱银子,去县城买胭脂水粉去了。当然,顺带还会见见那位张公子。

那婶子只是随口一问,胡春霞却立马紧张起来,挤出笑容道,“姐姐嫁人了,可不就轮到妹妹了。谷雨这孩子面皮薄,生怕咱们这些做长辈的问她,非得要带着小满躲出去,孩子大了,我啊是管不了喽,只能由着她去了。”

对方听到她这话,不由在心里头腹诽,她要真如自己说的这般就好了,把谷雨和小满撵出去,怕是担心两个孩子吃了村里人送来的礼吧。

红白喜事自是要随份子的,只是乡下人家没什么银钱,大多都是送些自家母鸡下的蛋,或是家里过事时存下来的布料,再有便是糖茶点心一类的吃食了。

不过毕竟是大喜的日子,婶子没把这些不中听的心里话说出来,听见外头传来吹吹打打的唢呐声,知晓是男方来迎亲了,只随便敷衍了几句就出去瞧热闹了。

谢家套了车来接新娘子,准备的迎亲礼除了寻常的四样礼,还有他专门在山里猎来的狍子,另外还有攒下来的几张兽皮,还请了专门在红白喜事吹唢呐的乐人,这在乡下可不多见。

很多本来没打算来杨家的人听到动静,都纷纷从自家院里出来,探着头看外头的动静。

小孩子们则顾不了那么多,一个个围着迎亲的队伍跑来跑去,盼着能混上一颗糖吃。

乡亲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这新郎官家里头也没有大贵媳妇说的那么差嘛,瞧瞧今天这排场,莫说是咱们村,就是整个青山镇,几年也见不了一回吧?”

“可不是怎的,谢家在上河村是大姓,我听说新郎官可能干了,家里的饥荒全都靠他打猎挣钱给还下来的,今儿光看这做派也能瞧出来是个体面人,这样的姑爷都不满意,还想找个什么样的啊……”

自从谢家破落之后,胡春霞就对未来夫婿很是不满,每回左邻右舍提起谢家的亲事,她不是甩脸子就是火,尤其是前一阵谢家说要迎亲之后,更是没少在村里人面前说对方是个破落户,说是自己害了闺女。

大家都是乡下人,谁家也没比谁家好到哪里去,更何况杨家只有杨大贵一个人拼命挣钱供养,胡春霞和她的一双儿女都只顾着花销,真论起来,他们家还不如谢家呢。

村里人对胡春霞总高高在上的模样很是看不惯,压根没想到胡春霞这番做派一方面是心里真这么想,一方面是为了给当时迫不得已的退亲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