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霍桑实验(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丝纯欲主播-免费
与会的人员大多数人都出过国,特别是商务部的人员,还有一些企业家,但他们出国都是走马观花。
这些人到美国都是有人领着,走一些相对固定的线路。
级别越高要求也就越高,比如有些场所就不能去,你所了解的东西就非常有限。
能在美国待的时间长一些的,就是参加各种培训班,这种培训班的课堂和实训课,都不能随便讲。所选的教师和地点,都是经过挑选的,这样才能确保不发生政治问题。
因此,他们了解的也相对有限。
刚才,施一礼和张巍巍所讲的美国共产党,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
而江寒对于美国共产党作用和地位的分析,让大家更是兴趣盎然。
商务部的人感到,跟着任晚飞来的这个助手,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不是他对此有深入研究,不可能有讲得这么细、这么全。
此时,当然也有一些人想打断江寒,但是看了看商务部的人,人家都没有打断,并且听得还很认真,自己打断岂不是扫了商务部的兴?
更何况,被怼的张巍巍都没有反驳江寒,自己何必替张巍巍出头?
“美国共产党之所以壮大不了,是因为美共党员的纪律性不强。”
江寒继续讲,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在南粤。
“美国人脑海中的自由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因此,美国上上下下面对社会主义非常保守。美国的工人运动也坚持财产私有观念和个人主义,连美国的左派也是先读了杰斐逊,才读马克思的。”
“一部分美国人和美共党员就算是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就算是反对财产私有,但也很少有人不接受自由、自主、平等、宽容、法治等自由主义思想,这使得他们对武装革命暴力夺权的道路有所保留,他们更是无法放弃自我,听命于他人,特别是接受国外的遥控。”
“美共党员发生分歧时就无所顾忌地自行其是,不受党纪约束。”
“列宁曾讲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行无条件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是它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
“而美共并不具备无条例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它不可能成为列宁式的政党。”
“美国共产党之所以壮大不了,主要原因是美国有众多的思想在竞争,让美共难以脱颖而出。”
“一般而言,在越有压抑的社会,离经叛道的言行就越是具有神秘性和吸引力。美国的独立宣言承认革命的权利,美国宪法保障表达和结社自由。在美国,除了某些特殊时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是可以自由传播、合法存在的。”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派随便建立,而且能够一而再地参加总统竞选,直至现在,美共仍在组织本党参加总统竞选。”
“正因为太容易组织了,一旦产生意识形态分歧,左派就不欢而散,散了再建,建了再散,宗派林立,力量分散,始终形不成一个统一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连个像样的欧洲式工党都不存在,根本不可能与现存政府对抗。”
“也正因为可以公开而充分地辩论,美国听众有足够的机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比较和选择。当一种思想必须投入思想市场去竞争时,便很难形成垄断地位。”
“美国的制度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和纠正余地。美国人可以通过选举、立法等合法手段来对社会进行改革,甚至实现像新政这样较大幅度的改革,不是非得通过暴力革命来改朝换代。人民作为选民拥有一定的参与权,因此和政府有一定的认同度。”
“1929年开始的美国大萧条,也正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为高潮的时候。可以说,这是美国建国以来遇到的最大危机,人们对于政府普遍失望和不满。罗斯福当选总统之后,宣布实施新政。”
“罗斯福新政可以用3R来概括,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这三大措施,其中有两条都是与贫民和失业者息息相关。”
“罗斯福新政出台前,美共的运动有那么一点点星火,罗斯福新政一出台,这点星火全熄火了。”
“底层的劳工们对于罗斯福总统的支持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对彻底推翻现存政府的号召不感兴趣。这是美共最好的机会,但是它稍纵即逝。还没抓到手里就不存在了。”
“美国人骨子里坚持的是实用主义,在社会制度的选择和试验上,他们比德国人还要严谨。”
“如何证明一个制度是可行的、是先进的?那就先搞试点,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看看怎么样。”
“美国的自治原则允许进行小范围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的试验,如傅立叶式法郎吉,它们的成败往往具有启示意义,在小范围内试验失败的理论很难对大众再有说服力,从而避免了在大范围里再失败的危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美国人的实用主义精神也使他们重实践轻理论,对理论的评判更注重其可行性和实际效果。”
“比如还是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在探讨一种制度,用这种制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于是,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研究,由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梅奥主持试验,试验地点是: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这就是着名的‘霍桑实验’。”
“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
“这个照明实验失败后,还是在霍桑这个电话机交换工厂实验,叫做福利实验: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优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
“又经过两年的实验,结论终于得出,有三点:一是职工也是社会人,强调金钱并非刺激职工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新的刺激重点必须放在社会、心理方面,以使人们之间更好的合作并提高生产率。”
“二是企业中要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要让工会真正地发挥作用,工会不能和老板站在一起,而必须是与工人站在一起。”
“三是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工人工作态度,即工作士气的提高。而士气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职工的满足度,这种满足度受限体现为人际关系,如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否被上司、同事和社会所承认等;其次才是金钱的刺激。职工的满足度越高,士气也越高,生产效率也就越高。”
“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大家称之为‘霍桑效应’。”
“正因为有了这个霍桑实验,罗斯福才大胆推出了他的新政。那就是,不仅仅在金钱上扶助工人和贫困群体,还要在情感上贴近他们,让他们感到工会的温暖,老板与工人之间的身份鸿沟正在缩小。”
“因此,大家会发现,在美国的公司、工厂,工人可以与老板轻松地开着玩笑。工人阶级和资产阶阶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冲突与对立。”
喜欢官途无疆请大家收藏:(
http:www。xiakezw。com"
target="
_blank"
class="
linkcontent"
>www。xiakezw。com)官途无疆
🎁黑丝纯欲主播-免费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