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苏家雇我们来是来这里种地的,我们以后就是苏家的了。”

这话说得跟卖身契一样,苏景先赶紧小声跟师父解释没有签卖身契,签的是长工。

“这棚子上的字,夫人说是给我们家娃儿看的,娃儿在这里识字了,认识字,以后能给夫人、小郎君们干更多的活计呢。”

老农高兴极了。

脸上洋溢的笑容无比真诚,韩琦这个时候才开始细想,上次他看到百姓这样的朴实微笑,是什么时候了。

脑子里没什么印象,他一直是当的京官,甚至是和百姓接触不多的官员,这次来四川,也算得上是他第一次深入百姓。

韩琦上一次看到的,百姓脸上的笑容,是他打开那些贪官污吏死守着的库房门,开仓放粮的时候,饿得面黄肌瘦的百姓,对着满仓的粮食露出的踏实的微笑。

而这里的农民的笑容更加幸福一点,像是过了很久这样顺心的日子一样。

“你们来这里多久了?”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家那边是最先发现旱灾的,不严重,但是老头子和小孙子就两个,没能力担水,就出来了,卖身为奴,好在遇到了主家。”

老农说到那段苦涩经历的时候,也一笑了之了。

韩琦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开口宽慰,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表情,苦难摆在面前的时候,“苦主”

已经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这赤裸的苦难还需要自己安慰吗?

“大家都是好样的,这些暖棚里面的东西,还多亏了老伯们照料,我看比上次的又鲜嫩了一些,是又采摘了一批了吗?”

苏景先已经习惯了,来这农庄里每次都会听到这样类似的话,实际上不是老人家年纪大了,也不是想要用苦难得到帮助,只是单纯的老人家觉得现在日子好了,知足。

果然,苏景先说起暖棚,大爷就更加认真了,暖棚里的东西他们几乎是每天都会来看的,虽然要保持大棚内的温度,但是也要通风换气。

要是天气冷了,也得多盖上一层纸。

“以前老家,地主家的读书的娃子,就会在衣服里面塞纸呢,暖和。”

老农懂得还挺多。

这事儿韩琦年轻时候也干过,家里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他幼年时候的日子不算多好过,不过比真正的穷人是要好很多的,就干过衣服没有厚的,往里面塞纸挡风的日子。

“这不防水……哦,我这脑子,这是油纸伞的纸吧?”

“对的,拼图做得边角料,有些做毁了,就会放这里,保存不当的也会往这里放。”

苏景先说到这个,拉着老师往视野最开阔,也是最高的一棵树那儿走去,站在树下,暖棚一览无余。

其实也没多少个,韩琦数了数,一共十二个棚子,每个上面的字迹到倒是很清楚。

“诗经。”

“大学。”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