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部 妖孽宫廷 第22章 盐铁会议(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但是呢,国营商业机构效率太低,普通商品也增加不了多少财政收入,所以,就不垄断普通商品了,只垄断盐铁这样的特殊商品。
为什么垄断盐铁这样的商品就能增加财政收入呢?
原因很简单,比如说盐,只要价格上涨不是太过分,你还能吃得起,你消费的总量就不会减少太多。
国家垄断经营,就可以在自愿买卖这种形式的掩盖下,通过提高盐价来增加财政收入。
桑弘羊的说法是“有益于国,无害于人”
。
当然,从现代的角度看,国营垄断,会破坏市场经济,最后反而阻碍社会经济展。
但桑弘羊考虑的不只是财政收入,还有更深的国家治理层面的考虑。
盐和铁的经营,如果不在国家手里,在私人手里,会怎样呢?
那肯定是造就一批富可敌国的豪强,谁能保证这些人不会压迫老百姓,甚至是威胁国家统治呢?
所以,桑弘羊的考虑,除了财政收入,还有抑制豪强势力、维护国家稳定这些方面。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颠覆了大家对于中国古代官员的看法。
桑弘羊有理论、有实践、格局大,比起那些只会写诗词、写文章忧国忧民的才子们,是不是更性感。
理性、博学,对国家积极职能的效果充满信心,对工商业活动创造财富的作用认识深刻,还高度重视用财政手段来防范社会势力的失衡,你说桑弘羊是从现代穿越回去,都有人信。
桑弘羊的观点那么好,那么和他论战的儒家学者们,是不是就很迂腐呢?
我们来看看文学贤良的观点。
桑弘羊的主张是积极,那文学贤良站在他的对立面,当然就是主张消极了。
消极就能治理好国家吗?桑弘羊对内对外都要积极,可积极就得花钱。
文学贤良们不同意,财政支出那么大,你不就得从民众身上继续捞钱吗?民众怎么受得了?
就应该用最节约的支出方案,成本最低地治理国家。
君主呢,就应该“垂拱而治”
,啥都不管,天下就太平了。要节约,要无为,那对内对外就得消极。
对外,那就不能打仗了,不能靠武力征服,得靠道德感化,靠和平手段处理问题。
咋一看,文学贤良好像有点不通实务,只会唱高调,搞理想主义这一套。
但事实并非如此,文学贤良对外也是主张扩张,但要降低扩张的成本。
比如,可以用文化渗透的方式,这样既不用花那么多钱,还不会太干扰老百姓的生活。
文学贤良们提出了帝国扩张的自然边界问题。
意思就是说,帝国扩张到一定程度,为扩张付出的边际成本就会比边际收益要高,帝国扩张是有一个自然的边界的,不是想扩多大就扩多大的,如果成本太高了,继续扩张就不合算了。
你看看,文学贤良不是书呆子,这套想法,是经过冷冰冰的功利计算的——用最低的成本扩张,等扩张成本大于收益时,就停止扩张。
对内,桑弘羊要用刑罚的力量。文学贤良一听,又要花钱,刑罚的实施要官员执行,养那么多人,咋成。
国家最主要的职能,是让人们有品德,讲仁义。
那执政者就不能用刑罚,而是该以身作则。文学贤良说了这么一句话:“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
大家都讲道德了,社会运转成本是不是就很低了。对于盐铁国家垄断这事,文学贤良又是什么观点呢?
文学贤良们当然就是强烈建议废除国家垄断,交给民间自由开。
桑弘羊说盐铁专卖是,“有益于国,无害于人。”
文学贤良说不对,盐铁专卖肯定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比如说铁器,你统一管理了,标准化了,官营的铁器行就卖一种规格的农具。
可是老百姓的土地情况都不一样啊,硬的软的,干的湿的,一种农具肯定不够使,你这不是耽误事儿吗?
再说了,“利不从天来,不从地出”
,你从盐铁专卖里赚到钱,那肯定是从民间来的。盐铁专卖,那就是剥夺民众的财富。
文学贤良认为,这不是“无害于人”
,对老百姓是有伤害的。文学贤良们还认为,盐铁专卖,其实出了国家管理能力。
那时候的官吏怎么可能有能力去真正地经营盐铁业,他们只会简单地抬高盐铁的价格。
也就是说,官吏们会用垄断的力量,从盐铁业中获得暴利。盐铁的价格就会变得非常贵,最终,老百姓就消费不起了。
桑弘羊不是还说,盐铁国家垄断经营,还能防止社会势力失衡吗?
这一点文学贤良也不同意。普通商户怎么可能破坏国家稳定?要破坏,也是你们这些权贵。
从盐铁业获得的暴利,都进了权贵们的口袋,你们的势力越滚越大,不只是伤害国家利益,甚至可能颠覆国家。
桑弘羊推崇工商业,文学贤良则坚持重农抑商。
文学贤良是这样想法,国家要是真的像桑弘羊主张的那样重视工商业的话,先就会逐利之徒当道,紧接着,社会风气就败坏了呀。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