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24玻尔大战守恒律(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爱因斯坦当初在提出光量子理论时,为了能证实其正确性,曾经在1909年的萨尔茨堡会议上,提出来了一个不是那么出名的思想实验,“爱因斯坦肥皂泡”
:
他首先请大家想象能把阴极射线管的热度调得无限低,以至于每次都是这样只有单独的一粒电子能从作为阴极的灯丝中逸出。
这粒电子会径直地向阳极跑去,击中那里屏幕上的某个点(如图a)。
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粒子运动,没有人会为它大费脑筋,在场的科学家都接受了这个观点。
爱因斯坦又请大家想象把一个光源的能量也调得很低很低,让这个光源也只能在每次发出单一的能量子。
如果光的确是普朗克相信的电磁波,那么从这个点光源所发出的光就应该是一个球面波,如同一个膨胀中的肥皂泡,同时向四面八方均匀地“散开”
(如图b)。
然而,当这个球面波在某处被吸收时,这个肥皂泡中所有的全部能量,却又要突然集中在那一个点上,因为它只能作为整个的能量子被吸收(如图c)。
光的能量在传播时像膨胀的肥皂泡一样分散,在被吸收时却又魔术般地集中在一个点,这显然说不通。
在最后爱因斯坦总结,如果光在发射、传播、吸收的整个过程中都是一颗与电子一样的粒子,就合情合理了。
他的这个肥皂泡悖论,并没有引起在场的科学家的注意。
1917年,在用玻尔原子模型推导量子辐射定律时,爱因斯坦发现原子每次只能往一个方向发射一颗光子,是绝不可能产生像肥皂泡那样的球形波的,则原子和电磁场之间,将永远不会达到热平衡。
原子在某一个方向上发射出一个光子,光子沿着直线运动,直到在抵达目的地之后被另外一个原子所吸收。
在这里,光子表现出了像电子一样的粒子性,但是却全无波动的性质,完全违背了一百多年来的所有有关光的干涉和衍射的实验现象。
为了能完美解决这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爱因斯坦曾假设过,或许还存在着一个符合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幽灵场”
,让光子同样符合波动的形式。
但是他几年前提出来的肥皂泡悖论,再一次地让他作茧自缚。
点光源的“幽灵场”
必然会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外扩散,而光子却只能在某一处地点现身。
爱因斯坦没办法为这个“幽灵场”
赋予严格的数学表述,所以他也没有正式地发表论文,而仅仅是在洛伦兹、索末菲等科学家小圈子里,提出过这个观点而已。
玻尔同样也知道爱因斯坦提出来的这个“幽灵场”
,他认为幽灵场的观点和自己在bks理论中提出来的统计平均,有着相似之处。
所以即使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个坚定的光量子理论支持者,玻尔还是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这篇bks论文的复制件,寄给了已经回到德国的爱因斯坦,想要听听他的看法。
至于论文的原件,当然是被他寄给了英国皇家学会的《自然科学会报》。
……
当玻尔的这篇论文还在轮船上漂泊,沿着海路从哥本哈根奔向伦敦的时候,卡皮察和布莱克特正在焦头烂额地忙着准备期末的各项事情。
麻将牌这种四四方方的小竹子块真是害人不浅,卡皮察下定决心,在春季学期的考试和论文答辩彻底结束之前,他每天最多只打两圈。
而无事一身轻的陈慕武,已经开始享受起了属于他的夏日悠闲时光。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