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带琳琅的四字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二章 金婚项链下(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黑料不打烊看片

景春莹的鼻子都快贴到展板上了。

捕捉到油画中的一个细节时,她的目光,定住了。

“景小姐,这是美院的一位前辈,在世界恢复正常后,为顾老创作的肖像。有些参观者说,这都快画成演罗马假日时候的赫本了,不像中国人。但刘教授和其他几位老朋友来看过后,都说那皱眉沉思的神态,真像顾老年轻时的样子,练琴时的样子。”

江老师刚说完这幅画的渊源,景春莹就追问:“顾老的家人,来看过这幅画吗?”

“我接手馆里的外联工作后,没有接待过顾家人。”

“快二十五年了,都没有过吗?”

“嗯,没有。可能,家人怕精神上,受不了吧?”

“江老师,博物馆还留存有顾老当年的其他照片不?特别是在乐团琴房里的。不会就是照片墙上这些吧?”

江老师沉吟片刻道:“资料室里有,但必须向团里申请才能阅览,手续比较麻烦。这样吧,我们去我办公室,我有一本旧书,你可以翻翻,看是否有帮助。”

半小时后,当景春莹走出老洋房,二月的料峭春寒,似乎被正午的阳光,稀释了不少。

而真正令景春莹身上寒凉消散的,是从江老师收藏的旧书中找到新线索的兴奋。

那本由漓江出版社行的陈年传记里,出现的琴房照片上,除了那个肖邦的石膏手模外,更有另一件与油画上相同的东西,很大概率能解释,梅梅妈妈的涂鸦,究竟是什么。

景春莹向江老师道谢后,走出博物馆,离开宝庆路,来到复兴中路上。

她还要走访最后一个地方,去求证。

复兴中路正是如今上海交响乐团的所在之处。

主体建筑的大院边上,原本带有花园的一溜洋房里,如今住着七十二家房客,但老洋房靠近马路边的地方,扎着铁栏杆。

与景春莹事先在网上搜索的情景一样,百多米的铁栏杆上,间隔均匀地挂着几十幅宣传板,介绍上海近代至当代的着名指挥家、钢琴演奏家等音乐人。

景春莹找到了顾姐姐那幅。

答案!

不会再错的答案!

景春莹盯着展板背景的抽象图案和铁栏杆里的景象,心跳更快了。

她掏出手机,拍了好几张照片,迅打了一大段话,在贺鸣、林先生、顾梅与自己的四人群里。

阳光里出现了几位住户。

“阿姨,今天很适合晒被子噢。”

景春莹隔着铁栏杆,与她们搭讪。

阿姨们也和气地回应:“小姑娘,我们这里拍照不大好看,堆的东西太多了。前面黑石公寓那里才漂亮。”

“谢谢阿姨,我不是打卡老洋房的,是这位钢琴家后代的朋友。请问阿姨,之前有没有其他人,常来看这幅展板?”

住户里,一位抱着床单的老太太露出回忆之色:“还真是有的。有个比我再年纪大点的女的,以前经常坐在那个公交车站的凳子上,盯着展板看。不过,也蛮久没看到她了。小姑娘,你要帮你朋友找人吗?”

景春莹拿出手机:“是不是这位奶奶?”

热心住户眯着眼辨认:“应该是,你看她,老了以后,架子还在的。我们这一代的女人,身坯那么大的,蛮少见的。”

“有数了,太感谢啦阿姨!”

两周后,景春莹带着精心准备好的项链半成品,来到顾家。

令她感动的是,顾老太太居然还记得她。

她这边还在玄关处换鞋,老太太已经去拿了好几张涂鸦画稿,往她手里塞,俨然给老师交作业的幼儿园小朋友。

景春莹接过画,作出认真欣赏的样子,然后走到轮椅上的顾老先生身边,笑吟吟地哄老太太:“伯母,你画得真好。顾伯伯也很喜欢的,让我做了项链送给你。”

按照事先商定的,林先生和顾梅立刻开始营造氛围:“唷,姆妈,爸爸又给你买饰了喏,快点坐到镜子前面来。”

顾老太太露出懵懂之色,似乎对这段话,没有太听明白,盯着顾老先生,打量的眼神里仿佛写着三个字:“你是谁?”

🎁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