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在古代种田养夫子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頁(第1页)

「聽我家妮子說看見小宋叔叔和沈阿叔回來了,我就叫上嫂子給你們送粽子來了。」兩人手上都提著一小籃子粽子。

鄭嫂接口說道:「我倆過去沒找著人,一猜就知道在嬸子這裡!」

「嗨呀兩位嫂子拿什麼粽子?我跟大舅娘正包著呢!」宋清起身招呼人。

「你們包你們的,我們送我們的!」

「我們這粽子還是昨晚上約好了一起包了煮好的,先送過來你們嘗嘗味兒。等嬸子包的出鍋了,我們也是要吃的!」

「儘管來吃,還能吃窮嬸子不成?」大舅娘也站起來跟人說笑。

宋清接過兩個籃子,提到屋裡去。找了木盆倒出來,才發現底下還有煮好的雞蛋鴨蛋。

如今菌子掙錢了,端午節也吃得上粽子和水煮蛋了。要是換在以前啊,別說粽子了,自家雞鴨下的蛋也要攢起來,等攢夠了拿去城裡賣。

端午節也不是哪家都吃得起粽子、水煮蛋的。

小宋兩口子現在自然不會缺這口吃的,那也是一點心意不是。

今日端午節,有些婦人得管管家裡,可地里菌子一天不採就得損失幾兩銀子。

幾家人一合計,乾脆今天就采早晚兩個點,采一斤菌子兩文錢。前一天還多包了粽子,今日來上工的一人發三個粽子,算是一個東家發一個粽子表表心意。

王興義夫妻二人早上先裝著粽子去地里發了一回,大舅娘主要還是給宋清兩口子包的。張嫂鄭嫂也特意等著兩人回來,先送了這處再去地里。

這樣就算住得遠的人家回不去過節,心裡也高興,以後也願意過來做工。

等宋清騰出籃子,兩人便回去裝粽子送去菌地了。

其實過節還留在地里幹活兒的,多數家裡條件都比較艱難,怎麼吃得起粽子?這回拿了三個粽子回去,家裡老人孩子都能嘗嘗味兒。

中午一大桌人聚在一起,還要吃「五黃」「五白」。

「五黃」有黃鱔、鹹蛋黃、黃瓜、黃魚、黃酒;「五白」有白切肉、白蒜頭、白斬雞、白豆腐、茭白。

以前哪兒有這般過節的?只聽說人家富貴老爺家有這個講究。不過今年富裕了,還有宋清沈之洲二人跟著一起過,大舅娘也不嫌麻煩、不怕花錢,齊齊整整一樣不落弄好了。

改明兒兩口子有孩子了,可就不能一起過端午了。

吃了午食,宋清騎自行車載著沈之洲,大表哥騎三輪車載著一家老小,去縣城西城外看人賽龍舟去。

西門外兩三里遠有一條大河,名叫濘水;往年這日也有賽龍舟,但都沒什麼看頭,自然沒人去。

今年孫淑一好好籌備了一下,走私庫出了彩頭:拔得頭籌的,直接獎勵兩頭三百斤的大豬。

這下十里八村來報名的人就多了,於是規定一個鎮上最多兩個隊伍,怎麼選人、要不要訓練她也不管,真真正正的甩手掌柜了。

但耐不住鄉親們熱情,十來天前開始,地里沒事了就聚在一起討論技術、戰術什麼的,興致上來了還下水試一試。也不知道琢磨出來什麼沒有。

總之宋清沒什麼興,沈之洲倒是看得很高興,恨不得取而代之。

第35章山路

二人住在衙門也有好處,每日沈之洲放學了,若是恰逢孫淑一得空,便會前往拜訪。聊京城,聊古籍,也聊從京城到濘陽縣的艱難險阻。

據孫淑一所說,沈之洲文采完全不在她之下,只是年紀略小,文章作得不夠有深度。在某種層面上,和宋清的判斷相差無二。

於是夫夫二人商量過後,便找到楊夫子,將心中成算一一告知。得到楊夫子的許可,宋清去哪個村鎮都會帶上沈之洲。

或許嚴格意義上來說,沈之洲幼年喪母、青少年喪父,遭受繼母磋磨,但他的成長經歷是很純粹的。

自幼得到沈父教育,還有娘舅家可以依靠,沈氏雖然刻薄,倒也不算是大奸大惡之人。而他一心沉迷書本,很少關注外界,対人性、人心的思考難免顯得淺薄。

這也是他文章內涵不夠深刻的主要原因。

並不是說只有經歷了苦難,才能有思想深度、思維廣度;而是只有見過、見多了苦難,才能體會到文人因那一顆悲憫之心而產生的切膚之痛。

宋清相信沈之洲走得到殿試那一步,自然更要多替他想想。

今上雖沒有經天緯地之才、扭轉乾坤之能,旁人卻能從一條條為國為民的律法之中,窺見其愛護蒼生的胸懷。

若想得今上青眼相看,要麼有經國安民之才,要麼有悲天憫人之心。二者皆有,且身體力行做出成果,封侯拜相之日近在咫尺。

他倒不是一定要讓沈之洲入朝為官,只想著他能盡情地展露學識便滿足了——対一個僅僅因為有書可讀就淚如泉湧的人來說,所求不外如是。

言歸正傳,夫夫二人端午過後沒幾日,便向楊夫子說明情況,現在已經帶著七八個衙役去往石岩鎮。

矩州地界山路都不好走,而石岩鎮的山路堪稱其中之最。

遠遠望去,走在陡峭山路上的幾人像是一隻只螞蟻,緩緩移動著渺小的身軀。

這條小路蜿蜒在一座石山的半山腰,說是小路,走兩步便有一塊大石袒露出來,確切來說是一條岩石路。

小道兩旁都是岩石,小的也有膝蓋高,大的甚至有一人多高,很是逼仄。有些石頭是活動的,人走上去一不注意就會滑倒。